面對消防告知承若制,上海成峰等消防泵生產企業的春天是否來臨?
發布日期:2019-11-12
告知承諾制通俗解釋即由當事人提出書面承諾符合相關規定、標準,監管部門予以認可,由當事人承擔相關違規后果和責任,體現了寬進嚴出、事中事后監管、事故追責的大原則。告知承諾制,是當前簡政放權、服務民生、便民利企、減證便民的一項重要措施,多個行業已經實施。消防行業也在告知承諾制的范圍內。
通知:
2019年10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的《關于授權國務院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其中提出“消防救援機構不再進行實質性審查,改為當場作出審批決定”的相關規定。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中提出,“簡化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實行告知承諾管理”。由消防部門制定標準,社會單位根據標準做出承諾即可營業。消防部門抽查時發現承諾失實的,將進行處罰并記入信用記錄。
多年來,在不斷改革的消防體制下,消防的法律法規、消防技術規范、監督執法等已形成較為系統的消防行業管理體系,并形成一個閉環。當前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消防行業的某些環節被打開了,閉環成了開路。
消防一個管的死死、嚴抓嚴防的行業突然間拋向了市場,但拋給市場去解決,不代表國家對消防行業的放松。上述改革措施一方面為消防市場的開放、激活打開了閘門,一方面讓現有消防從業者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和困惑。
消防行業一直以來偏重于政策市場,社會單位法定消防職責的需求,是既有消防從業者的主要市場。當前社會單位的消防需求似乎越來越少,尤其告知承諾制代替事前審批,勢必會對消防產品、消防技術服務等市場帶來極大壓力。
社會消防安全資管之路到底如何走下去?當前消防改革的方向是減少事前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要把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由行政部門監管逐步轉為社會單位自管。“雙隨機、一公開”又進一步推進了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自管。
不少人擔心,消防自管是否靠譜。確實技術機構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亦無法事前控制,靠市場調節的話,需要一定時間。
告知承諾制之所以能得到市場認可,是因為極大節約了社會資源。如要達到消防安全單位自管的最終目的,其間還會有諸多細節需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消防從業者該如何走下去?消防市場門檻的降低,將會涌入大量競爭者。新入者與既有者將出現一次大競爭、大對戰,預計會出現一波市場大淘汰或行業大重建。在激烈的市場條件下,消防行業必然會進化自己,只有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消防產品才能在未來的消防市場中站穩腳跟。
未來消防行業會去向何方?各行各業都在變,消防沒有不變的道理。變,正在給消防行業更多的發展機遇。
消防行業放歸市場,讓社會單位自擔消防安全風險,作為單位經營成本的一部分,有利于社會消防市場的良性發展。如對消防人才、消防產品、消防技術服務、智慧消防等的需求,將隨市場主體的需要改變市場模式,政策市場將逐漸淡化。
同時,個人消防產品市場也將會走向成熟。“先滅火再關閥”或許會成為轉折點,成為推動個人消防安全產品爆發的市場風口。
告知承諾制不是放寬消防產品,恰恰相反,正代表了國家整肅消防市場的決心。而作為消防從業人員,上海成峰等消防泵生產企業更應該保持對消防的耐心和初心,相信消防市場,繼續做好合規合格的消防泵產品,讓生命因我們更安全。